原标题:华为汽车业务高层调整背后,实现盈利仍是当前最大挑战
来源:界面新闻
界面新闻记者 | 陆柯言
界面新闻编辑 |
9月21日,华为正式内部发文,宣布华为光产品线总裁靳玉志接任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(以下简称“车BU”)CEO一职,而原CEO余承东则转任车BU董事长。
智能汽车是华为当下最受外界关注的业务之一。
这项人事变动,也将在很大程度上左右其未来走向。
公开资料显示,靳玉志现任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、华为光产品线总裁。
旗下的智能车载光业务产品包括AR HUD、智能车灯等,与华为车BU有业务交集。
熟悉华为的人士告诉界面新闻,靳玉志带领的光产品线是华为明星业务之一,成绩颇受内部肯定。
旗下光网络、接入宽带等业务在全球市场份额保持第一。
在今年3月举行的华为董事会选举中,靳玉志也入选成为候补董事。
靳玉志是华为智能汽车BU第三位CEO,此前两位分别是王军与余承东。
此次调整中,余承东升任车BU董事长,王军则担任车BU首席战略官。
一位华为内部人士分析称,余承东的职位调动并不意味着其权力“缩水”。
相反,更高的职位在资源调动上也更加便利。
对于外界猜测的余承东将把更多精力放到手机业务中,上述人士表示,汽车领域仍然有许多工作需要余承东来推动,尤其是智选模式下与江淮及奇瑞等厂商的合作。
华为一直坚称自己不造车,而是与车企合作造车。
因此,车BU目前有三种业务模式,分别是增量部件供应模式、HI模式(Huawei Inside模式)以及智选模式。
其中,HI是车BU主推的模式,智选模式则由余承东旗下的终端BG主推。
HI模式的合作厂商为长安汽车,双方合作推出了汽车品牌阿维塔。
智选模式下,华为与赛力斯已合作推出多款车型,并在华为旗下门店销售。
摆在新任CEO面前最重要的任务是盈利。
在去年年末的内部会议上,余承东提出车BU要在2025年盈利。
为此,车BU旗下各业务线已经开始背盈利指标。
去年8月,任正非在华为内部发文《整个公司的经营方针要从追求规模转向追求利润和现金流》,其中提到:“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不能铺开一个完整战线,要减少科研预算,加强商业闭环,研发要走模块化的道路,聚焦在几个关键部件作出竞争力,剩余部分可以与别人连接。”
根据华为发布的业绩报告,智能汽车业务在2022年营收21亿元,2023年上半年营收10亿元,但对于盈利情况并未提及。
作为参考,华为近期仅对改款M7就投入了5亿元。
“要实现盈利,(意味着)华为要帮车企卖100万台车,这个压力很大,但我们有信心实现。
希望智选和HI模式的量都能起来,智选的量可能会更大。
不管哪种模式成了,我们都能成。”
余承东此前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曾这样表示。
创收的两条路径是,卖更多的车与寻求更多合作伙伴。
界面新闻从华为多家门店处了解到,上半年问界销量并不高,但近日发售的改款大五座M7让情势有所好转,尤其是在Mate 60开售之后,部分离职的员工也开始回流。
从华为公布的销量情况来看,新M7单日大订单已超过2000台,9月17日单日大订单超过2700台,破自身纪录。
今年8月,有媒体报道称,华为有意推动车BU独立运营,正与重庆国资委密切接洽合作事宜,“形式类似荣耀单飞”,但华为随后否认了这一传言。
目前可以确定的是,华为汽车业务仍在持续调整当中,核心目的就是盈利。
面对竞争越发激烈的新能源汽车战场,华为需要一个能高效作战的组织,最大化利用时间及资源,从而更快实现商业闭环。